毕业于
集美学校中学部的朱思
平和暴动的
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朱思
人物生平
朱思(1905-1930),原名朱锦联,化名王平,福建省平和县九峰镇复兴村茶洋人。
1921年秋,考上厦门集美学校中学部就读,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常和朱积垒交流学习心得,探求革命真理,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毕业后回九峰奎文小学任教,与朱积垒保持密切联系,秘密组织杨文元、曾浴沂、曾庆杰、叶锦章等青年学生,共同学习《向导》等进步书刊,为后来的平和农运准备骨干。
1926年10月,朱积垒受中共广东区委的委派,回平和县开展工农革命运动,朱思主动协助朱积垒动员各界人士支援北伐战争,创办平民夜校,亘传发动贫苦农民组织农民协会,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月,随朱积垒到漳州出席中共闽南特委成立大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受党组织的指派,到崎岭乡以玉霞小学教员为掩护开展农民运动,发展党组织,先后建立了13个农会小组,组建了中共崎岭支部。
1927年9月,中共平和县临委和平和县农民协会在长乐乡下坪村成立,朱思当选为县委和县农协委员,任县委副书记兼县农协移书长。
1928年1月6日,朱思在崎岭主持成立崎岭乡农民协会,并亲自起草《平和县崎岭乡农民协会成立宣言》,指出:“农民协会便是我们的力量,便是我们自己的武装,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力量,解除我们的痛苦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武器,打倒我们的敌人”。号召被压迫的农友们联合起来,拿起锄头向那穷凶极恶的压迫阶级冲锋去,依靠农民协会领导农民开展“五抗”斗争,同月,朱积垒等领导长乐等乡600多名农民到县署请愿,要求释放被捕农友,实行“三七”减租。
朱思和杨文元及时在县城组织100多 工人、学生、店员前去助威。2月11日,朱思带领崎岭乡农民代表,前往县城参加第一区农民代表大会,走到复兴茶洋得知官吏豪绅组织保安队袭击赴会代表,有的乡的代表已被抓去多人的消息后,立即布置代表们撤往洋半天,自己则穿越县城赶往长乐方向,拦住其他尚未到城的代表,免遭敌人袭击。秀峰会议作出全体武装与豪绅对抗等决议后,朱思返回崎岭乡发动农友100多人参加工农革命军,组成一个头队。
2月24日,平和县委召开会议,作出“率领群众,实行暴动”的决定,同时宣告成立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朱积垒任团长,朱思任副官长,积极组织领导暴动的准备工作。
3月7日晚,朱思按照暴动的作战计划,与王炳春、朱赞襄、曾浴沂等率领崎岭、洋半夭和大埔来的农军,袭击地霸曾锦江的布店,完成“声东击西,引敌出城”的任务,然后挥师直插县城东门。平和暴动后,县委书记朱积垒到饶平治疗伤口身为县委副书记的朱思,不顾家乡被冲,房屋被焚,亲人失散,负起重任,领导军民反击张贞部等反动武装对长乐赤区的四次“围剿”。
1928年冬,朱积垒被捕后,朱思代理中共平和县委书记,继续领导农军在饶和埔边区开展游击战争,为创建饶和埔革命根据地而斗争。
文章来源:中共党史出版社《平和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