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这间房子说起。
历经90几年的历史,这间面积不大,普普通通的闽南近代土木结构的民居,在红旗不倒的平和长乐乡保存完好。
这就是陈彩芹故居。
△陈彩芹故居
1929年2月,平和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长乐乡张坑大丘田敦厚堂举行,选举产生了平和县革命委员会,陈彩芹当选主席,平和县革命委员会下设军事、宣传、土地、财政、交通、文化、印刷、妇女、少先队等机构,是福建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陈彩芹是谁?
△陈彩芹照片
陈彩芹( 1902-1931),男,又名采芹、顺帆、操生。
生平经历
陈彩芹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在九和中学毕业后,当村私塾教员。“五四”运动后,他如饥似渴阅读《新青年》、《向导》等革命书刊,接受马克思主义,倾向无产阶级革命。
1926年10月,投身革命,先在长乐下坪创办平民夜校,开展革命活动,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后又在葵山、长乐等地组建农会。
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9月,任平和县农民协会委员和中共平和县临时委员会委员。
同年12月,先后到长乐、文田、秀峰等地农村组织工农自卫军,开展革命武装斗争。
1928年1月,发动长乐农民协会600多人到县署请愿示威,迫使当局开监放人,实行“三七”减租,取得首次农运的胜利。
同年2月,参与组建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一团。同年3月,参与领导平和武装暴动。受挫后,转向大埔、永定边界五坎等地开展游击战争,扩大赤色区域。
1929年2月,任平和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同年4月,任中共平和县临委书记,联络中共饶平、大埔县委,组建饶和埔独立支队。成立饶和埔军联委,创建红十一军四十八团,在三县边界开展游击战争,先后消灭十几个反动民团,打通与闽西联络交通线,使饶和埔区和闽西根据地联成一片。
1930年3月,在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闽西苏维埃政府候补执行委员。9月,在闽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闽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饶和埔苏维埃政府成立,任主席。
1931年3月,在饶和埔苏区领导群众开展反“围剿”斗争中,因叛徒告密,遭敌军围捕,在突围中不幸中弹牺牲。
陈彩芹曾受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革命前辈的接见,为“漳州百年百杰”一书的重要历史人物。
陈彩芹之孙陈金营:
“
我爷爷一个远方堂兄他就劝我爷爷说,我给你三百个大洋你去南洋那边避避难,我爷爷非常坚决而且很委婉的跟我(陈彩芹)堂兄说,我已委身革命不能因为革命碰到挫折危险,我就离开革命队伍。
”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