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乡建南村新发现的红军洞洞中有洞。此为通往第二层岩洞的入口。
长乐乡东北部的农家村,有碎石堆砌而成的石洞群,从山脚绵延至山腰,大小不一50多个。当年熊兆仁以及王直将军曾经以此为据点,带领游击队在附近打游击战,与当地的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谱写了一段段军民鱼水情深的佳话,村民亲切的称之为“红军洞”。
“红军洞”位于群山之间的一处山坳里,距离村庄约3公里,这里山高路陡、地势险要,山腰间一股小山泉曲回朝下,潺潺流过。沿着一段斜坡下到山坳里,一块巨石凸出山体,上面由后人用红字书写着“红军洞”三个大字,在旁边还有一块较为平整的巨石,详细记载着熊兆仁以及王直将军在红军洞驻军休整的事迹。
在1935年1月至1938年1月间,熊兆仁将军、王直将军执行闽西南军领导会议制定的“开展广泛的、灵活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的方针,与永和埔之间的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战。由于此处位于深山密林之间,便于宿营、出击、转移,当年红军驻扎在这里,下山到秀峰坪洄打游击战争,农家村的群众则冒着生命危险,为战士送粮送药送情报。
1935年冬,国民党钱东亮部到农桑寮“围剿”游击队,由于群众及时报信,游击队成功转移,躲过敌人的“围剿”,军民之间愈发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