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王长胜同志是同一个时期从不同的地方调入福建长乐根据地工作的。据知,王长胜(原名王华生)于1910年出生在福建省上杭县才溪村,1928年参加革命,曾任红十二军副营长。红军长征后,他留在闽西进行游击战争。
1941年调入长乐根据地,负责区委军事工作和保卫南委电台。韩纵成立后,他先后任留守支队长、第九支队长。我们在一起战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情。1945年初春,我与王长胜在长乐寨子村结婚。婚后不久,长乐寨子村遭敌突袭,发生了一场恶战。
1945年8月8日,福建省保二总队一部与平和县自卫队共500余人,由被抓去的“白皮红心”的保长带路,从寨子村西北的孙公坪跑步而来。敌人进村后,我方才发现。紧急关头,为了同志们的安全,为了保存革命有生力量,身患脚病的王长胜队长,不顾自己的安危,指挥九支队全体官兵,边抵抗边撤退。他命令副队长蓝汉华带一批人向山顶坪、秀寨撤退,到岗顶时又遭遇敌人截击,遂退回大埔境内的大东山区;命令政委张全福带一批人沿山路向上西坑撤退。最后这两支撤出的部队都保留下来了。
九支队在寨子遭敌袭击时,政治部主任杜蓝川在战斗中牺牲,支队长王长胜为掩护部队撤退,与敌战斗到最后,因身患脚疾,无法突围出去,不幸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蔡仕仁夫妇等五位同志。他们被敌押回县城后,8月13日,在平和县城英勇就义。
寨子村这场遭敌袭击的战斗失利,近20户群众房屋大部分被敌放火烧毁,使九支队和群众损失惨重,教训极其深刻。 在寨子村这场战斗中,我没有突围出去,跑回寨子村混在群众中。敌人为了消灭革命的种子,又耍出新阴谋,把这个村的成年人以男女分开排成两行认亲人。在这生死关头、千钧一发之际,我机智地抱住本村青年木成为夫,这位青年点头承认我是他的妻子,其母也指认我是他的媳妇。这一表演,迷惑了敌人,他们信以为真,押着被捕的同志离村回平和县去了。
我骗过敌人,虎口脱险。当时我已怀孕数月,一身两命,好危险呀!王长胜队长牺牲后,张全福代表闽粤赣边区党组织在长乐岗巷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为纪念支队长王长胜同志,宣布将韩纵九支队改名为长胜支队,任命徐达为支队长、刘铁珊为副支队长、张全福为政委、罗才为副政委。从此,长胜支队活跃在闽粤赣边境上,为边区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长乐寨里这场恶战之后,我跟着部队转移到(大)埔丰(顺)边境山区打游击,次年4月间在游击山区里生下支队长王长胜的遗腹女,取名为王秀芳。为了踏着王长胜烈士的血迹继续前进,我听从组织安排,忍痛将不满十个月的女儿托付大埔洲瑞赤水村的革命接头户郑訚英抚养。我借这个公开身份的“亲戚”,经常前去探望女儿,暗中与郑訚英传递敌我情报,使得地下党的负责人陈明、何勇为、刘健、张铁城、余坚、黄桐等安全到赤水村进行秘密革命活动。1960年我才将王秀芳接回汕头家中。
口述:戴丽华 整理:罗斯城 陈瑞联
来源:期刊《源流》节选
原标题:《戴丽华,神奇的底下女交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