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才)
今年是陈天才同志诞辰110周年。陈天才同志在平和可谓家喻户晓,家乡人民把他亲切地称为“才公”,“公”是闽南人对长辈、尊敬的人的俗称。这个看似平常的称谓就可以掂量出陈天才同志在平和人民心中的分量以及平和人民对他的深情厚谊、崇敬之情——鱼水之情。
翻开平和人民革命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才公”英名随处可见,“才公”雄姿跃然纸上。平和暴动后,国民党反动派张贞部张炽营纠集地方发动武装对长乐地区进行残酷的“清剿”,平和大地乌云密布、血雨腥风。1928年4月,时任平和县委委员的陈彩芹、杨文元到山内(现在的国强三五)发动贫苦农民,组织农民协会,教育和引导青年,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启发进步青年走革命道路。在他们的介绍下“才公”加入共青团,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的生涯。虽然在此不久以后,与上级组织失去了联系,但是他仍然以纯朴而高涨的革命热情,积极联络进步青年和贫苦农民,秘密开展活动,为以后的大芹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抗战初期,“才公”任中共平和县和中区区委书记、中心区委书记等职。他遵照党的指示,在根据地组织抗日救国会,通过这一合法的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发展抗日力量。通过救国会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国统区抗日后援会的发展。在开展抗日反顽的岁月里同时,服从组织安排,以高坑社训队小队长的公开身份,收集情报、打击、消灭亲日“乌军”,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加强对保甲长的工作,组成 “白皮”红心政权,为掩护在山内的闽南特委机关和在此休整的红三团及抗日武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40年,“才公”任平和县委书记,协助特委在山内后溪仔建立闽西南交通总站,亲自做向导迎接谭震林、邱金声同志到山内支持闽南武装重建工作。积极发动进步青年90多人组成“区干连”,参加红三团,直至参加新四军北上抗日。在国民党反动派不时制造摩擦事件、压制抗日力量的非常时期,可谓危机四伏,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才公”却临危不惧,以高超的斗争艺术,聪明的才智,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紧紧依靠党员和革命群众,创造性的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漳州中心县委和平和县委的生存、安全、开展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解放战争时期,经受革命风雨考验的“才公”,更加成熟,肩上的担子也更重、责任也更大,在任平和县委书记的同时,任中共闽南特委、闽南地委副特派员,闽南地委常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副书记等职,参加闽南地区党的领导工作。他以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坚决贯彻闽南特委关于重建武装的决定,为王涛支队挺进闽南“破仓放粮”,救济群众,扩大革命影响、鼓舞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严峻形势下,以灵活的游击战打击敌人、保卫群众和干部。1946年初,国民党对平和根据地进行疯狂的进攻,妄图在4个月“肃清共匪”,陈天才奉命开辟南靖树海根据地,为闽南地区党和革命武装的巩固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49年1月后,在全国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解放大军挥师南下的大好形势下,陈天才放手发动群众,壮大革命武装。依靠地方武装力量,促使国民党自卫团驻芦溪的叶武起义,在6月20日,解放芦溪,建立平和第一区人民政府;9月17日敦促平和县长张介义起义,解放平和,这在全漳州都是最早的。
平和巍巍群山培育了“才公”宽阔的胸襟,坚韧的毅力,平和和的长长流水培育了“才公”运筹帷幄的智慧,他像高高耸立的大芹山上迎风屹立的松树,是平和人民引以自豪的好儿郎,是平和人民深深爱戴的好公仆。他把自己全部的生命和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极为困难和险恶的环境中,理想信念始终不动摇,以无比坚强的革命毅力,领导平和人民坚持革命斗争,为平和党组织和革命的薪火相传,23年革命红旗不倒,中央苏区县历史辉煌的铸就,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一生坚持牺牲个人、顾全大家、胸怀大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淡薄名利,廉洁奉公,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得群众的爱戴。“才公”感人至深的革命事迹,将永远在平和的百姓中传扬;“才公”革命的历史功绩将永远载入平和人民革命的史册;“才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革命风范,不畏艰难险阻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平和老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继续谱写平和新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