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
漳州市青联委员 包祺斌

要抓住建党一百年这个重要节点,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

党史领学人、少先队员代表林巧(左),党史领学人、学联代表罗坤彬(右)
平和县长乐乡位于闽粤两省交界处,是重点老区乡,老一辈革命家朱德、陈毅、周士弟、李硕勋、罗明、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和彭冲等都曾先后在长乐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从事过革命活动。 1927年至1949年期间平和党组织从未断线,赢得了“革命红旗23年不倒”的美誉。目前长乐乡内有平和暴动纪念馆、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平和革命委员会旧址、南委电台遗址、陈彩芹故居等红色革命遗址二十多处。

1927年10月上旬,朱德、陈毅率部分南昌起义军回师入闽途经平和,向中共平和县委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讲述八一南昌起义的斗争经过,极大鼓舞了平和革命群众的斗志。1928年3月8日,响应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号召,在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和中共平和临时县委的领导下,平和暴动委员会指挥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联合饶平“洋枪队”、大埔农民自卫军、永定“铁血团”,兵分三路,攻打平和县城,举行震撼八闽大地的平和暴动,打响了八闽大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关于平和暴动宣传大纲》指出:平和暴动是“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是整个中国革命潮流的一支,是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 平和暴动在福建革命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因而被光荣地载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天,在党的领导下,长乐乡探索出一条党建+旅游+扶贫“三赢”的乡村振兴之路。前来长乐乡的人络绎不绝。人们通过聆听革命故事、学唱革命歌曲、体验红军生活等感知革命历史。

每一次向历史的回眸,都是一次思想的点名、精神的整队。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需要学习、了解革命历史,更需要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浸入灵魂,用实际行动将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来源 丨青春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