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中央红军进漳进一步促成平和苏区的全面发展

发表时间:2022-04-26 10:42:47 来源:中共平和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中央红军进漳前,平和苏区

是中央根据地闽西苏区重要组成部分
1928年3月8日,中共平和县委联合闽西永定和广东省饶平、大埔农军共1000多人,由朱积垒任总指挥,举行了平和暴动。在平和暴动的带动和鼓舞下,八闽大地相继举行后田、蛟洋、永定等地暴动,史称“闽西四大暴动”。平和暴动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八闽第一枪”,发出了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标志着福建工农走上以土地革命为中心,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此之后,福建各地先后爆发了农民暴动,福建土地革命战争飞速发展。
平和暴动之后,闽西南革命形势迅猛发展,边区的武装斗争从互相支援走上联合斗争的道路,不久就相继创建了闽粤边的饶平上饶、大埔埔东、平和长乐、永定金沙等武装割据区域。1928年7月15日,以平和、永定、上杭、龙岩四县党组织为主体,宣布正式成立中共闽西特委,并成立闽西暴动委员会,统一领导闽西地区的武装斗争,开始了闽西苏区的创建。
在中共闽西特委的领导下,中共平和县委在领导武装斗争,实行武装割据的同时,积极地开展苏区的政权建设。1929年2月,以陈彩芹为主席的平和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成为福建省第一个产生的县级红色政权,标志着平和县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平和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以后,立即颁布政纲,实行赤色割据。1929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入闽,巩固和扩大闽西红色区域,闽西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随后形成7月20日至29日毛泽东在上杭县蛟洋文昌阁亲自主持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平和县委书记陈彩芹率队出席并向大会作了《平和暴动的经验和教训》的报告。8月,平和第一区和五坎区各乡都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标志着长乐、五坎地区武装割据局面的正式形成,并成为福建省最早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至1930年上半年,平和红色区域人口已有1.4万余人,并在这一区域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
1930年3月18日,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标志着闽西苏区正式形成。而平和与闽西地域相连的以长乐为中心的客家地区也成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闽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红军进漳,
进一步促成平和苏区的全面发展
闽西苏区的创建,给艰难探索革命道路的闽南党组织带来了希望。在中央红军的指导和推动下,闽南地区先后创建了三块“小苏区”,即:饶(平)(平)和(大)埔诏(安)苏区、(南)靖(平)和(漳)浦苏区、安(溪)南(安)永(春)德(化)苏区,这其中,饶和埔诏苏区、靖和浦苏区都在漳属地区,而平和则处于两个苏区的中心区域,平和的党组织为两个苏区的主要创建者。特别是靖和浦苏区的形成,使平和革命根据地实现了由西部到东部的贯通和连片发展,促进了平和苏区的全面发展。
一是参与创建饶和埔诏苏区,形成闽南地区最早的一块工农武装割据区域
平和、诏安、饶平、大埔四县边区地处闽粤边陲山区,为闽西、赣南通往漳厦、潮汕之要冲。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饶和埔诏四县工农武装力量从相互支援逐步走上联合斗争的道路。在闽粤边界的饶和埔诏边区,他们联合狙击了号称“闽南王”的国民党张贞部的四次进攻,逐步创立以平和长乐、象湖山,大埔埔东和饶平上饶为中心的红色区域。1929年9月,红四军入闽,准备进军东江这时在饶平执行“剿共”任务的国民党蒋光鼐部的一个连官兵起义,经过整编后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六军第四十八团。四十八团征战闽粤边,仅3个多月时间,共拔除白色据点20多处,地方武装力量不断壮大,使饶和埔红色区域更加迅速发展。
1930年夏,闽南区域内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饶和埔诏县苏维埃政府在诏安厚安村正式成立。随后,四县边区纷纷成立乡村苏维埃政权,共建有69个乡苏维埃政权。11月,闽西东江两特委合组为闽粤赣特委,12月,由闽粤赣特委派员改组平和、饶平、大埔三县县委,合并组成饶和埔县委,属闽粤赣特委领导,由丘宗海任书记,统一领导原饶平、大埔、平和、诏安四县边区的赤色区域及白区工作。1931年2月7日,饶和埔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陈彩芹当选苏维埃政府主席。3月,中共饶和埔诏县委成立。6月,饶和埔诏县苏维埃政府成立。饶和埔诏四县革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冲破两省的界限,紧密联系,并肩战斗,建立起了跨越闽粤两省的饶和埔诏革命根据地,成为闽南地区最早形成的一块工农武装割据区域。1931年1月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后,隶属中共闽粤赣边特委的饶和埔诏苏区成为中央苏区外围的一个重要部分。
1932年4月20日,中央红军进占闽南重镇漳州,进一步推动了饶和埔诏革命形势的发展,失散在漳州的饶和埔诏革命干部、群众,组织了饶和埔独立大队,进入饶和埔诏恢复苏区,饶和埔诏革命进一步高涨。此后很长的时期里,饶和埔诏苏区不仅是三年游击战争的根据地,而且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仍是中共闽粤赣省(又称闽西南潮梅特委)、南方工作委员会、中共闽粤赣边区党组织的指挥中心。
饶和埔诏苏区是1930年下半年形成的,南起饶平黄冈,东至诏安官陂、秀篆,西界大埔的韩江东岸、北至大埔埔北、平和象湖、坪回,横亘七百余平方公里,拥有二十二万六千多人口的苏区,是东江根据地与闽西苏区的接壤处,由饶和埔诏苏区的衔接,使闽粤赣根据地逐步形成,成为通往中央苏区的主要通道。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具有特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是参与创建靖和浦苏区,使平和苏区由西向东全面扩展
随着闽南一带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闽南苏区也在不断发展、扩大,很快在平和、南靖、漳浦边界建立了靖和浦革命根据地,而作为靖和浦苏区的主要参与创建者,平和革命根据地也由靠近粤东和闽西的西部区域向靠近漳属各地的东部区域扩展,实现了红色版图的全面扩展。
红四军入闽,促使促使一度因敌人镇压而转入秘密斗争的漳州南北乡农民运动得以恢复和发展。1930年冬,福建省委派陶铸等到闽南加强党的领导,整顿工农武装。12月13日,南北两乡游击队合并,正式成立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一支队。红一支队成立之后,转战南靖、平和、漳浦、龙溪边界的山前、小山城、车本、欧寮等山村,开展农运,建立乡村据点。1931年12月,厦门中心市委派邓子恢接替陶铸指导漳州中心县委工作,适逢军阀张贞向闽南各县民众摊派“飞机捐”,引发强烈民怨。中心县委因势利导,在靖和浦一带发动群众抵制“飞机捐”,开展“取消债务,实行土地革命”的武装斗争。至1932年4月中央苏区红军攻占漳州时,已初步建立起以小山城、龙岭、车本为中心,包括平和欧寮、三坪、五寨和南靖的程溪洋尾溪在内的30多个乡村,纵横百里的靖和浦红色区域。
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占漳州,闽南各地党组织和游击队无不欢欣鼓舞。中央红军驻漳期间,根据毛泽东、聂荣臻等确定的“以龙溪圩为中心,向南靖、平和、漳浦、云霄、龙溪五县扩大游击战争,创造小红军,建立小苏区”的部署要求,各军随即分散到漳州各地开展工作。4月24日,红三军一部从漳浦进入平和的五寨、南胜、双溪等地宣传党的政策,并担任警戒任务,注视平和南部与广东交界处的粤军动向。同一天,红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三团经南靖进驻平和文峰、山格、小溪、霞寨等地。中央红军进入平和后,协助地方成立革命委员会,恢复原有的工会、农会组织。中央红军还在平和各地发动群众,废除苛捐杂税和高利贷,烧毁地契、债据,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组织贫苦民众打击地主豪绅及地方反动武装,打开地主豪绅的粮仓,把粮食分给贫苦农民。
与此同时,根据毛泽东、聂荣臻等确定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闽南游击战争,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指示,王海萍、邓子恢、王占春等率领游击队和红军一起深入漳浦、南靖、平和3县交界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进行土地革命。在中央红军选派的一批军事干部的协助下,5月28日,漳属各县新建的农民赤卫队和原来的游击队集中在漳浦城郊整编,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下辖五个连队,共800余人。随后,红三团以平和的尫仔石山为据点,深入平和的南胜、五寨、文峰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的组织,在五寨帮助建立了中共台斗坑支部。在中央红军的推动下,靖和浦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
中央红军撤离漳州后,被东路军打败的张贞迅速组织各方力量,疯狂进攻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受到严重破坏,漳州中心县委、红三团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中坚持斗争,并在敌人的“清剿”中扩大游击战争,逐步恢复老苏区,武装活动出现新局面,党组织也随着进一步发展。1933年11月福建事变发生。红三团利用“闽变”时机,积极恢复和发展靖和浦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开展土地革命。12月,红三团集中在平和欧寮村,进行短期的训练并整编。1934年3月,漳州中心县委改称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下辖一、二、三、五及中心五个区委,中心区为平和的三坪、欧寮、山前、东埔、山树埔、韭菜坑、欧东横、内外东溪及中西等地,南胜、五寨、小尖等地为五南区。3月18日,靖和浦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平和南胜欧寮楼仔村成立,主席林路、副主席吴庭坚,边区苏维埃政府下辖欧寮中心区、五南区和18个乡苏维埃、1个乡革命委员会,总人口近2.8万人,政府内设经济委员、军事委员、土地委员和肃反委员等。
1934年8月,中共闽粤边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和南胜邦寮山召开,正式成立中共闽粤边区特别委员会。特委下辖靖和浦县委,饶和埔诏县委及潮澄饶县委,所辖武装力量有闽南红三团、潮澄饶红三大队、潮澄饶特务大队和饶和埔诏游击队,所辖红色区域为饶和埔诏苏区、靖和浦苏区和潮澄饶游击根据地。特委成立后,靖和浦苏区成了特委重要活动区域。靖和浦县委在特委直接领导下,继续带领苏区军民开展各项斗争活动,打破敌人“清剿”计划,不断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靖和浦苏区的壮大,有效牵制了十九路军对中央苏区的围攻。
1936年7月,漳州人民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在平和邦寮山成立,这是福建最早成立的抗日义勇军;1937年6月26日,闽粤边特委在平和与国民党驻军和地方当局达成国共合作的“6•26”协议,成为南方八省游击区最早与国民党达成国共合作协议的区域,闽粤边革命根据地会也成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南方8省15块重要的战略支点和最坚固的根据地之一。

文章推荐

 

 

    首  页     |   八闽第一枪    |    红色记忆   |    长乐动态

红色教育    |    客家 民俗     |    绿色生态   |    联系我们

    电话:0596-5500166

    网址www.changle1928.cn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长乐乡

图片展示

普华立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4115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